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深入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茗邊記者對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茶葉首席專家羅列萬進行了專訪,為大家作權威的政策解讀。
羅列萬:推廣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茶葉專業專家指導組成員、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茶葉首席專家,兼任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第二屆浙江省茶產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服務團隊組長等。長期從事茶產業發展規劃、茶葉技術研發推廣、茶品牌建設、茶葉市場拓展和茶產業管理等相關工作。浙江省30年茶產業發展規劃的主要制定者、農業農村部20多年茶產業政策文件參與起草人;參與策劃了14屆浙江綠茶博覽會、4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或參編出版著作20余部。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被認定為浙江省151第二層次人才,獲浙江省委宣傳部與省科學技術廳頒發的“最美科技人”和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授予的“覺農勛章”等榮譽稱號。
問:《意見》出臺有什么作用?
答:此次實施意見的出臺,對浙江省茶產業在新的時期引領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發布時間恰當,目標任務恰當,對策措施恰當,起點恰當。浙江省茶產業在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以后,總體上是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產業基礎、技術支撐、生產加工、品牌提升、質量安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為產業的再發展建立基礎。
問:目前,浙江茶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答: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持續發展,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浙江茶產業的發展從總體上來說是茶葉從業人員穩定有增,專業激情保持良好,產業基礎逐漸夯實,發展形態超前良好。在各方的齊心協力下,茶界的整體氛圍是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浙江茶葉的產量產值更可以直觀地表明,當前的浙江茶產業正處在穩步上升的通道當中。
問:浙江省處于怎樣的歷史特殊時期?
答: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是新的起點,也是光榮的使命。建設高質量共同富裕示范區,產業興旺、產業繁榮是必要基礎,而茶產業現已基本取得了產業興旺的發展潛力。中共中央國務院賦予浙江這個任務,對浙江茶產業來講,是希望將茶這塊蛋糕做大,產業更加繁榮。那么,在新的形勢下就必須審時度勢,有新的思路、新的謀劃。二是國家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也需要茶產業的助力。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十二五”、“十三五”時期,茶產業助力脫貧致富功不可沒。對于浙江來說,茶產業仍是助推新一輪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三是浙江省全面實施農業“雙強”行動,科技強農、機械強農,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之舉,是提升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根本途徑。在這個新的形勢加持之后,“雙強”助茶的作用將會發揮得更好,浙江省必須抓住機遇,進一步推進茶產業發展。
問:浙江省的《意見》是如何制定的?
答:新形勢下,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領導對此提出進行“十四五”時期茶產業的重新謀劃,任務重新布置,政策重新制定。實施意見從四月底開始部署到十二月一號發布,將近七個月的時間,經過了充分的醞釀時間與完備的準備,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在充分調研了解兄弟產茶省的有關政策與全國范圍之內優秀經驗后,來制定浙江茶產業發展政策。二是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來制定政策,廣泛體現在從上下角度來說,在省、市、縣、區包括企業都征求了意見;從橫向角度來說,向所有在杭的浙茶機構相關部門都征求了意見,而且還充分利用了中國茶界專家集聚杭州的優勢,征求了30多位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從形式上來講,召開了專家座談會,專門組織小班子進行研討,也專門向有關部門征求意見。最后在起稿之后,經過大大小小一次次會議的召開,形成了最終的材料,并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各有關部門征求意見,其中包含執法、農機、質檢、科教等多方面。最后在經過廳長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之后正式發布,所以意見的制定充分吸收了廣泛意見,體現了浙江茶界的集體智慧,也體現了茶產業各部門的合力,其制定過程是到位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廣泛認同、廣泛合力、廣泛體現的一個文件,制定的意見也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問:這次實施意見的特點是什么?
答:實施意見具有四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一是起點高,浙江茶葉的畝均產值已經超8000元,在這基礎之上的起點已經相當高。浙江正處在為共同富裕助力,茶葉產業鏈的延伸、完善,從產業鏈延伸向全產業鏈全面發展的起點也非常好。二是目標高,體現在浙江茶葉全鏈產值五年內要突破1500億元,也體現在浙江茶產業在國內與國際的地位拉高標桿上。三是任務重,浙江是非常注重規劃引領的產茶省。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十四五”茶產業發展的規劃。在這個規劃當中,所明確的具體任務,可以說是歷屆規劃中描述的最清晰、最具體、最循序漸進的意見。此次實施意見提出的八條任務,應該說是非常務實,切合當前形勢以及非常精準的對策措施。四是展現擔當,科技引領、產業聚焦、文化助推、銷售模式的創新、國際市場的拓展、“一帶一路”市場的融入等,不僅體現了浙江在茶產業發展的擔當,也體現了中國茶應該擔當的責任。其中,特別是要將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做好,以體現浙江放大茶產業集聚效應要做的工作和目標。
問:意見中的有五個關鍵詞“數字賦能”“科技創新”“功能拓展”“融合發展”“文化興茶”,具體該如何理解?
答:實施意見中也有五個非常突出的關鍵詞。一是數字賦能,浙江茶產業從“十四五”開始,數字化改造將全面推進,整個數字化改造的布局也是非常明確地表達,在文件中都有體現,數字改革將引領浙江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科技創新,其中既有體現加大技術研發的要素,也有注重實用技術推廣的元素,更有支持科技應用創新的表述,還有對各類茶葉團隊、平臺、創新聯盟培育與作用發揮等方面的表述。三是功能拓展,明確地提到了茶產業傳承文化、富裕農民、涵養生態、健康養生、和諧社會等功能,充分肯定茶文化在新的發展時期的引領作用,并強調了對茶旅的功能拓展,浙江在新的時期要打造一個全域旅游、全域茶旅的產茶省,來進一步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世界茶鄉看浙江”的美好愿景。其中,茶精深加工也是科技創新中重要的一部分,實施意見中專門制定了茶精深加工的目標任務。四是融合發展,這是浙江新時期發展的一個亮點,浙江茶葉不光要多業態融合發展,還要將茶產業跟其他農業進行融合,當然茶在社會和諧當中的融合也是一方面。五是文化興茶,實施意見中強調了新的形勢下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的融合發展。茶文化的引領作用從意見中已透射得十分清晰,既有文化助推具體做法的表述,也有支持茶文化氛圍營造措施的表述,還有茶文化呈現形式的表述,茶文化引領的地位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印發《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深入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這是新時期高質量、高起點、目標遠大、任務切實、擔當作為的一個實施意見。下一步,浙江還將在全省范圍之內做好監督宣貫工作,引導各部門具體實施、執行,還需要爭取有關政策的落實,更好推進浙江茶產業更加健康高質量發展。此次實施意見的發布,暨是浙江茶業在新的時期創造新的輝煌的一個起步,也體現為全國更好地推進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的做好浙江應做工作的一個自信。